欢迎访问 徐州市青藤中学

临近期末,孩子复习效率如何提高,家长可以做这些

  临近期末,有的孩子感觉焦虑,不少家长也开始反映自家孩子复习效率低下,说多了怕孩子心理压力大,不说自己心里也着急,也不知道从哪里“管”起。

  各位家长,您知道孩子期末复习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吗?孩子居家复习,家长能做些什么?想帮助孩子高效复习,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总结了一些期末复习小技巧,一起来看看!

期末复习最易出现的5个问题

复习没有计划,缺乏针对性

忽视作业,不重视课本和课堂

不重视错题,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

不爱向老师提问

复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聪明的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复习?

01

调整心态,尽量不制造紧张氛围

  孩子复习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问孩子“复习得怎么样了”“你怎么还看电视呢?”这些话都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的心理暗示。所以减少对考试的过多询问,偶尔问一下孩子复习进度。

  近期不少学生都是居家上网课,许多孩子居家学习的时候难免出现焦虑的心态,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让其放平心态,放慢速度。

02

鼓励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老师同学

  生活中不爱提问的孩子很多,有的是怕老师,有的是不好意思……总之就是不愿开口,有问题默不作声自己解决。

  这个问题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会很严重,时间紧迫,如果自己拼命钻牛角尖,就算最后做出来了,那固定时间的复习效率也会很差;如果自己不会又不问,问题搁置,那考试中遇到肯定会失分。所以多问、爱问,才会让复习效率更进一步。

  居家上网课的同学,家长也别忘了提醒孩子,课上有任何问题或疑问未解决,课后与老师及时沟通联系解决,复习中遇到了问题也要和老师及时沟通。

03

找准弱点,坚持不懈

  大部分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薄弱科目,有的还在某个章节存在薄弱知识点。

  如果最近发现孩子遇见薄弱知识点就总是跳过去,一定要逼孩子一把,主动求解1道题胜过被动接受10道题!

  在学习弱科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孩子不看答案,不看书,不翻笔记,静下心来,认真寻求解题思路,结合解题过程深入理解基础知识。

  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整理错题本的习惯。每次测试之后,把出错的典型题目抄到错题本上,把详细解题步骤和自己出错原因也写上。

  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只要坚持了,最后的收获也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04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计划

  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复习计划。

  临近期末,很多孩子为了冲刺一下总是熬夜复习。但其实,晚上学习,不仅注意力难集中,而且还会耽误第二天的上课效率。

  居家学习的孩子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居家的时间虽然漫长,但网课的节奏也很紧凑。一整天都要待在家里,那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定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按照自己的想法列出一个学习计划表每天都规律的执行起来,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一科的复习任务。

  复习阶段也要保证正常的作息,给孩子留出休息的时间。

05

居家复习要更专注

  孩子居家学习,注意力难免不集中,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和同学们之间的鼓励,家长要注意时刻提醒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性,居家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分心当正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突然被外界事物影响,出去瞧一瞧,看一看,那就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专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通俗易懂的知识也将变得分散零碎。所以无论多么简单的问题,都要对它百分之百投入,这样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

这些复习方法很实用,请为孩子收藏

01 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要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0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对于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所以,让孩子分散复习,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03交叉复习

  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段时间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别的科目,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04查缺补漏复习法

  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抓住重难点,还可以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再分析,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05思维导图复习法

  每个重点知识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又梳理一遍,从而提高背诵的效率。

06任务分解复习法

  根据一定的原则,把要完成的整体复习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再把小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单元任务,然后逐个击破,这样更容易完成复习工作,同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末复习,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反思,和孩子制定好复习计划,明确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尽情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素材来源:中国教育报、徐州教育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