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徐州市青藤中学

家国永安|【青藤常在】

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枕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千里江山图


中国跨了界,跨入了新的世界。

——题记

  什么是跨界?有人说是20多岁的牛顿用微积分学计算瞬时速度,还有人说是21世纪初的周杰伦将中国风融入流行音乐,但我想说,作为中华儿女,真正最应记得深的应当是—中国近现代史。

  1840:列强枪炮逼跨界

  随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他们于1840年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赔款割地,签订条约,清政府起初并不将这当成一回事,但是后来甲午海战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才恍恍惚惚:自己被带入了一个满是殖民压迫的“新世界”,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傲视天下的天朝上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的从封建社会转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中华民国的建立也未能给这落后的国家带来生机,但在不知不觉间,中国的下一次跨界有了一些征兆。

  1919、1921:两团星星之火带动中国跨界

  经民国建立,民众的思想方面有所改变。其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领袖发动了五四运动。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开始燃烧,不断蔓延,烧出了1921年的跨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国下一次跨界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一转便是28年。

  历经反围剿,长征,抗日,三年内战,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推动解放之门。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的前进之路,跨界之路,中国付出了数以万计人的牺牲为代价,撞开了解放之门,又一次跨界—这是中国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他以一个充满生机的英姿站起来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人民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战胜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跨入了新世界!

  1949、1978:横空出世,解放后接连跨界

  时间拉到1949年以后,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等多项成就,国家日益强大,这些都是量变。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引起了质变,确定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中国便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直入云霄,又一次完成跨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强大,人民富有。到了今天,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跨界呢?

  近现代史大致是这样。伟大的中国,通过她子民的不懈努力奋斗,跨了一次又一次界,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巨大成就,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国家未来之事。当在我们青少年,我号召同学们也来一次“跨界”。不妨跳出你现在的学习压力,去学学党史,去亲近社会,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树立远大的志向,并通过学习科学文化来为之奋斗,立志成为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的国之栋梁。当我们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时,其实我们在思想上就已经跨界了。

  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更多的人去努力推动她跨界,中华民族此时亦最接近复兴,作为中学生,也应当努力跨界才是!

推荐理由: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曾经屈辱的历史如同警钟,要长鸣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而“跨界”不仅仅指的是中国进入新世界,更是中国人探寻红色足迹、牢牢铭记历史、奋斗新的征程的过程,正是中国一次次的跨界,才有了伟大祖国的和平与繁荣。基于这个思路,刘梓宁同学以精巧的构思,老道的文笔和深邃的情感完成了漂亮的《跨界》,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很棒!(滕月梅老师)



狂风从未泯灭历史的尘烟,直至那血红的初阳染红天际。

—题记

  山城的雨,滴滴答答落了好些天,灰黑的天空翻涌着浓重的残云。风卷残云,任由那凉意渗骨的空气裹满我的身体。隐隐约约的橘黄色路灯照出了山顶层层叠叠的远处。

  苍老的金水桥上,古老遗迹的影子在我脚下掠过,宫顶的小兽已不再鲜艳,故宫已不再年轻。走进故宫就像走入了一部时间简史,那不变的红墙绿瓦古树枝丫,却已饱经沧桑,抚摸着宫墙,走近了历史。生锈的锁,高墙围绕四周,只露出那一隅天空,四周的肃静仿佛把人带回了那段紧张的岁月。随之而来的恐惧与血腥在这不尽的雨落蔓延开来,记录下长夜中无数人用生命摸索光明。脑海中回荡着层层历史,那些苦难的过往在熟悉的血脉中刻下崭新的伤口。那一刻,我只觉血冷齿寒。

  夕阳的映照让故宫写满了岁月的明暗,而空中那不经意的一丝脉动让我们窥伺岁月的光华。当我用双手轻抚沉默不语的朱红色宫墙,明黄的银杏在地上铺下一层又一层,仿佛是触动了梦中的痕迹,数不清的厚底皂靴踏着落叶走向洒满鲜血的长阶,那些年烽火和硝烟都被掩藏在庄严的宫殿之下。我以为它不该如此肃静平和,喧嚣着争鸣才是它的归宿,但当我再度回首,朱红色的宫墙依旧沉默不语。

  垂眸,走出这片土地,回到无尽的青峦,眼前重新洋溢着生机。下了多日的滂沱大雨也终于用迎来了尾声,云的间隙洒下耀眼的阳光,在地上映出幻化的斑影。但这景象越是平和,仿佛才越叫人痛心。今天这一片的生机却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这些朱红的宫墙,怎能不带来生与死的思考?背后痛苦的血泪,与无声却奋力的呐喊,却绝不是简单的!

  眼前浑浊温热的景象被那一缕清澈的晚风吹散,不及那炮弹击地的万分之一,却足够坚定,足够唤醒那颗胸腔间被悲哀笼络而颤抖的心。那风带着当下的,周身的温度 温柔又不可质疑的叩开我的心房。

  终于,山城归寂,万民静思,我却知,是民族的血脉在这一刻趋于茁壮,经历了太多苦难与惊骇,它在这时便是最温暖,最柔和最有情的。所以,我们应当提笔,写尽那千年浩荡,亘古屹立的巍巍中华。

  血色的天空与金光璀璨的初阳汇聚成旗帜,刹那间的烟火虽然引得短时间的注目,但终究是昙花一现,结局总是永久消失殆尽,终不及那东升的初阳,引见那一抹曙光。诚然,少年应伫立在新的历史上,国际风云依旧变化无穷,乱云飞渡,仰望那一抹中国红,臻爱和平。

  只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家国不朽,我心长青。”

推荐理由:全文选取故宫的沧桑来感知历史,故宫周围环境描写成为本文一大亮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全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鲁霞老师)



国家安高于一切。      

—题记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族灵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相信奋斗,依靠奋斗,坚持奋斗,而我们的行动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北京事件

  正当我百尺青梅之时,有幸去过北京天安门。凌晨的四点,周围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在一阵的簇拥之后,通往天安门国旗的围栏被打开了,而看到围栏打开后,人们不顾一切的蜂拥而上,站在最前头的我,生怕被别人抢了最好的位置,立即狂跑,不顾一切。等安定下来,国旗守卫军出场了,手举国旗正步走,挂上红旗原地守。而我庄严肃穆,守护在国旗面前一个标准的敬礼,是我对这面鲜红的国旗最大的尊重。

  心里在想如此和平盛世是多少先辈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太平盛世家国,永安只是有人在背后努力付出换来的永安…

  铁路事件

  “2022年1月10日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行驶图。之后,全国铁路列车结构不断优化,客运能力进一步提高…”看到这则新闻,我意识到是又一批为铁路做出贡献的先辈们光荣退役了。

  这“退役”的火车头虽没有艳丽多彩,但记载他们在铁轨上了历史,自己的身躯拉动各地的紧密关联。现在在看他们其实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作者,他们虽没法向书法家那样带来震撼。但在实验室中辛勤钻研的铁路科研工作者不应该被遗忘。家国永安,只是世代更替,改革创新,向未来迈进,向未来发展,如今才会拥有这个安,也是人民心之安,生活之安

  其实家国永安并非一句口号一个词汇,它所拥有的,是中华民族所盼望的,中国人民所希望的,共产党人所祈求的。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从当年的《南京条约》,到如今的新中国成立,从当年的戊戌变法,到如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到如今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今盛世,先辈们你们抬头看看,等到你们撑不住时,便是我们这些青年代替你们。我想告诉你们: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人间皆安!

推荐理由: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爱国主义是其光辉灿烂的篇章,志士的名字如繁星浩瀚,我们应牢记先辈们用血的代价换来这太平盛世,同时也不忘幕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全文结构新颖,情感真挚。(鲁霞老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

——题记

  静静的坐在树下,高大的树干为我们遮挡炎热的太阳,聆听树叶婆娑和风的诉说,欣赏着晨曦或黄昏时,天际变幻莫测。

  梧桐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也会生出一丝悲凉,是了,这就是为我们阻挡风吹雨打的祖国了,是处在日落之时,依然存在盛大光辉。就正如鲁迅所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平淡幽静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意,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梧桐有着太多的无奈,饱含了多少落寞,是狂风的侵袭,雷电的威胁,以及暴雨的冲刷,窗前的梧桐高大挺直,树冠繁茂,焕然一新。

  此时正值夏季,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烈阳穿过宽大的梧桐叶照射下来,亮的刺眼,枝繁叶茂,像树荫下的我们提供庇护。

  人们靠近一棵大树,总是会赞美他的枝繁叶茂,繁华硕果,人们总是会看见他的参天之姿,却从来没有人去关注过他那庞大而又沉默的树根,那树根埋在阴冷而又黑暗的泥土里,无怨无悔的深深扎进坚硬的大地,却也是这些无人问津的根系支撑起了所有向上的力量和枯荣。梧桐不经意间透出的那一缕忧伤所带过的又是多少黑暗的历史,不由得被悲哀那个时代的人民,抵着风雨前行,这无数个不知名的夜晚,用心中的信念支撑着走下去…

  梧桐是唯美的,悲凉的,壮丽的,梦幻的,也是存活在我们心中的壮阔诗篇!

  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推荐理由:“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作为当代青年人应该敏锐地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早已脱胎换骨,我们要继续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前行,寻找更炽热的太阳。(王璐老师)



  山河荡漾,蔚为壮观。彩旗飘扬的辉煌,盛世宛如画卷展开。每一笔勾勒都是国家的骄傲,鲜艳的彩带挥舞间,仿佛龙的脊梁,诉说着民族的坚韧和希望。那是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在千百年间绵延的热烈呼唤。

  中华文化五千年,巧夺天工的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那里收藏的包含从书面的玉器到青铜器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别的历史文物多达两万三千多件,展柜里琳琅满目相当拥挤。奈何取之尽锱珠,我们最精美最厚重的文物大多不在本土而是处于异国,这是一场浩大的劫掠,即使跨越漫长的100多年,那场大火依然烧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会被一代代人铭记,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那盏玉壶,那只瓷碗…都一个个带着编号被展览于众,我想如果它能说话,一定会大声说出“回家。”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堂堂正正地让它们回归祖国,物归原主。

  当代,“岁月静好”仍在任何地方都是奢侈品。我们只是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和平的年代。最近“巴以冲突”可谓是各大新闻的要点,在互联网上不难看到战况惨烈,当地百姓经常会遭到袭击、轰炸、流离失所。一个又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无助落泪。人类历史中本就是一直在不断打仗,不断谋取利益。但好在我们的落后和屈辱早已成为过去式,先辈们用血肉付出代价,换来当今的太平盛世。可是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负,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去战斗,去自己搏出一个和平大国。

  如今,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阳光下是千万的同胞追逐梦想,这是历史中苦难的最好续写,是别的国家羡煞不来的。但是我们不可安于现状,因为警钟长鸣,仍然要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

  泱泱大国,巍巍中华。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新征程,为这一代年轻人赋予了新的使命。无论是笑容、眼泪、睛天、雨天,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每一个瞬间都是永恒。愿今后的日子,我们巧手无畏前路,往后的日子,我们回首,无悔青春。流淌着的爱国主义经久不息,接下先烈手中交托的时代接力棒,谱写国家更加璀璨的诗篇。

  峥嵘岁月,砥砺前行。夙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推荐理由: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本篇文章论述了爱国情怀,更是借“巴以冲突”这一事件慨叹先辈们用血肉付出代价,换来当今的太平盛世,同时呼吁广大青年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论述有力。(鲁霞老师)



  “今日天气晴,温度二十到二十五度,易出游……”虽已是深夜,但火车车厢内依旧是人声鼎沸,甚至盖过了车内的广播声。

  “哐当哐当——”长长的火车在沉沉的夜色中破空前行。我斜靠在火车椅上,一阵困意想我袭来。迷迷糊糊中,听到了旁边的老爷爷在与母亲谈着什么。上了车,这位爷爷自从得知了我们的目的地相同,便与我的母亲攀谈起来,我听着他们从家常谈到国家发展,慢慢坠入梦境之中。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红军,我昨晚梦到他了……”我听到这句话,困意已然全无,我睁开眼睛,看着那位老爷爷黝黑的皮肤,满是皱纹的双手抱着那还剩半桶的挂面,又看了看他身上泛白的,满是岁月的标识的工作服,上面还有用歪歪扭扭的针线缝着的几块补丁。他的眼中有薄薄的泪光闪过,尽是悲哀。

  我得知了他此行的目的:他梦到了自己的父亲,且自己也已年岁已高,他的父亲曾东北走到北京,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终是未能如愿。而这次,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来帮他父亲看一次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凌晨四点多,火车终于抵达了北京,老爷爷小心翼翼地背着蛇皮袋下了车。我们与他同行,他说,他希望我们能帮他到达天安门,于是一同前行。老爷爷走在我们的后面,凌晨凛凛的凉风吹过,我不禁将脖子向外套内侧缩了缩,回首间,我看到老爷爷单薄的工作服被风吹得摇曳着,而他也只是紧紧地抓着自己的蛇皮袋。那蛇皮袋里没有什么衣物,只是一个水壶和一些食物,他在路上笑着给我说,这蛇皮袋中是他攒了很久很久的。我看着他,却觉得他的笑中满是凄凉与无奈。

  黎明前夕,天色微亮,天安门上早已聚满了人。“啪嗒啪嗒”的军靴声响彻整个广场,国旗护卫队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迎着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庄严地向旗杆走去。老爷爷颤抖着从他的袋子中拿出一个完全掉了色的帽子戴在头上,但帽子上正中间的红色五角星的光芒好似从未熄灭,他缓慢地将自己的手抬起,行了个军礼。那个一路上被他紧紧握着的破旧的蛇皮袋,现在被他放在一边的地上。

  我看到,他眼角有泪水顺着他沟壑纵横的皱纹上流过。

  我听到,他用沙哑的声音说着“爹,我帮您看过了,新中国!”

  群山苍莽,在南归的车列中,想起了音乐“在茫茫人海中,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中,我是哪一朵?……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老爷爷所说的一字一句仿佛又在我的耳边炸开,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抬起头,清风徐徐,阳光普照大地,平原微绿的边界与天界融为一体,新中国的喜悦背后凝聚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他们是红色的巨人,为我们开天辟地;是路标,为我们指引方向;是丰碑,为中国立起一座不朽的伟大里程碑!他们用他们的血,铸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换来如今的繁华盛世,如他们所祈愿——这盛世常在,家国永安!

推荐理由:青山不老,绿水无忧,就是革命烈士们用炽热的鲜血换来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文章虽取材生活,但老军人爱国的高大形象出现在了读者面前,以小见大,字里行间流露出爱国情感。(鲁霞老师)



  我是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玉壶春瓶,若隐若现的细碎纹片遍布我的全身,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如鱼鳞。

  千年之前的一个雨过天晴时,我脱胎于熊熊烈焰之中,热度退去后的细密风铃声,是我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问候。朦胧的意识经历千百年的冲洗,终于清晰明亮。

  可我睁开眼后呆住了,我和其它他几件瓷器挤在一个狭小透明的柜子里,很憋屈。我沉睡了近百年,记忆有此凌乱,心底却一直有个声音在呐喊–我不属于这里。

  不同于耳边的陌生的赞叹,我感到一丝不安,在我们身前来来往往的人们,肤色深浅不一,语言五花八门。那些金发碧眼的白人,尤其让我感到惊恐。

  终于,我面前驻立了两位华夏的姑娘,他们让我感到格外亲切,缓和了我的紧张。我隔着玻璃用目光细细地看着那两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身穿马甲的姑娘咬牙切齿,垂在身侧的拳头握紧又松开:“这群强盗!”另一个姑娘柳眉微蹙,丹唇微启:“因为那段曾经的屈辱,中国大部分文物都在这异国他乡。”

  屈辱二字如一阵闷雷,震走了记忆上的灰尘,我记起来了,我们是一群被强盗拐到异国他乡的孩子。我把凌乱的记忆像拼图一样归位还原。清朝的没落,可悲又可恨,让人唏嘘不以。

  博物馆里观者如云集,我的目光在博物馆里游走,许多和我一样的瓷器拥挤在一起,只标注了冰冷的数字,我们华夏民族生而浪漫,我们本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那两个姑娘走了,我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心底蔓生出一丝希望——华夏如果复兴,是不是可以接我们回家?可我听那两个姑娘说中华己复兴,那它为什么不来接我们呢?我们,又何时可以回家呢?

  深夜,博物馆内一片寂静,我跟一些先苏醒的前辈交流着:“我们何时能回家?家在哪儿?我们还能回去吗?”前辈们的沉默震耳欲聋,终于《女史箴图》前辈告诉我:“只要你心中有家,那我们就在家,无论何时,一年、二年甚至百年我们总会回家!”

  我又沉沉地睡了过去,在梦中有一条金黄的巨龙带着我们飞回华夏……

推荐理由:近年来,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广阔在年轻同学之间传播,我们坚信,国家富强、人民向上一定会是今后的主旋律,我们丢失的一切,也都会再次回家!(王璐老师)

女史箴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者。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件件文物落入西方列强手中。随着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面世,文物回国成了如今的热点话题。

  《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遇到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张永安,随后两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一句“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令人热泪盈眶。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记者用只形容玉壶,小玉壶强调的是“盏”,她强调的不仅是量词,更是我们这代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使用。

  “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都堆放在一个柜子里,他们没有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编号。有的文物甚至没有玻璃罩,每天面对着无数的闪光灯,被肆意触碰和破坏。我想,这也是小玉壶妆造脏脏的原因吧。

  文物们说“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同胞。”黑眼睛黄皮肤,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国文物,也是最亲的家人,承载着泱泱华夏的文明故事。

  当张永安带小玉壶回国后,她发现,中国已不是当年那个中国了,而是站起来的新中国。有打太极的爷爷奶奶,沏茶的老人,有二胡,京剧,糖人,打铁花,还有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待小玉壶来到博物馆,她从斜挎的布袋中拿出已泛黄的书信,向那些文物传递亲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一封封家书何其珍贵!是思念,是期盼,是宽慰,是战争年代对和平的追求与向往,是对中国长治久安的祝福与许愿。

  “水月,我早已将回还之事抛之脑后。驻留在西方的游子,需要庇佑的神灵,只是这句木楼之躯,沉得住偷盗者的惬意,却载不动,故人留恋的目光。

  “前辈不必牵挂,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乃众生法相,重逢,皆在一叶菩提之间。”

  “千载暗室,一灯即明,尔等,静待此灯。”

  短剧中的小玉壶,是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于2017年被以礼物的名义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而其他文物是被掠夺来的。那段路,他们被装在一个个箱箧中,看不到回家的路。

  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在被称为“赃物大教堂”的大英博物馆里约有2.3万件。他们背井离乡,斑驳污迹,他们想走出逼仄的展柜,用久违的名字代替陌生的编号,以鲜活的历史记忆抚去斑斑锈迹。我们要深刻明白,每件被掠夺的文物都背负了一段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历史。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这是他们对归家的渴望,是无形中对英国罪行的揭露。

  今日还有数不尽的文物流落在外,他们回不了家的原因有很多,但世道永远会向着正义。

  短剧中,张永安问小玉壶会不会带其他文物一起逃跑,小玉壶说“不会,他说,大家说我们是泱泱大国,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他们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是啊,中国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文物们会通过正当渠道回国。

  玉壶这一故事的出现,我想,是为了去反映国家国永安的一种载体。中国的面貌在时间的洗涤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青年人手中的火炬也在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深深植入心中,为接下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火炬蓄力,愿我们的文物早日回家,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推荐理由:过去的中国,被列强侵略,无数瑰宝丢失,那些文物正是中华瑰宝的载体之一。跨越千重硝烟和万重荣光,归家便成为文物共同的呼唤,家国永安便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现如今,我们生活在新中国,每一代青年都承担了应尽的职责,自强不息,为山河无恙、家国永安而奋斗!从杨子萱宸构思、立意,到成文的过程,老师觉得有值得同学们借鉴之处,所以就推荐给大家了。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它是带有生命力的,愿这沉甸甸的文字给大家不断前行的动力。(滕月梅老师)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我已300多岁,我是一只瓶。我见证了那些眼神,而那些眼神见证了时光。

  “现在开始拍卖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下面开始出价—-”香港苏富比拍卖行里气氛凝重,人头攒动,对古董感兴趣的中外富豪们齐聚一堂,一双双黑眼睛,蓝眼睛都出神的盯着我。

  我胎质洁白,温润如玉,橄榄型的瓶身透着中国古典的优雅,最美的是我身上的几个蝠桃,这是用一种叫粉彩的工艺绘在瓷瓶上的。饱满的桃身,一抹浅绛从桃间缓缓洗开,褪成柔荑色的桃身。没错,我的名字叫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制作于雍正年间。

  100多年前,一声炮火惊醒了我的美梦。宫女们惊恐的喧嚣,侍卫们慌乱的脚步,打破了京城的夜。月光,被浓稠的乌云吞没了。枪炮声中,八国联军把炮火烧到了紫禁城的脚下。突然,一双蓝色的眼睛出现在我的眼前。贪婪,暴戾,那个眼神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全身发寒。就这样,我被装进了一个暗盒子,带出了高墙。等我再次醒来时,周围已不再是雕梁画栋。我知道我与自己的国家失联了,这里,我竟只被当成一个普通的灯座,摆在一个名叫奥德登·里德的家族里。

  “4150万!”拍卖场上有些哗然,拍卖官示意大家安静,”现在还有没有加价的?”人群里,我看到一个眼神,来自一双黑色的眼睛,柔和而又坚定。出价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其黑色的连衣裙上绣着牡丹暗纹,鼻梁上夹着一副黑框眼镜,透着优雅与大气。张永珍,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她的眼眸里闪着一些光。

  “4150万第一次——4150万第二次—— ”我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我看到她整了整衣领,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着,嘴角却依然露着坚定的微笑。能看出来,她志在必得,全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有的老外耸耸肩,表示放弃,有的华裔仍在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加价。记者们的镜头也都转向了这位女士。

  “4150万第三次,成交!”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然而,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张女士并没有把我据为己有,而是无偿的捐赠给了国家。那一刻,她的嘴角有些激动,她的眼神有些释然,她颤抖着抱起我,其手臂上的一丝温暖也传遍 了我全身。

  如今,我的身边又充满着各种眼神。没错,我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参观的还有不少少年,他们的眼神里有激动,有欣喜,青涩中藏着刚气,稚嫩中透着英气,懵懂中映着正气。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的影子,看到了一个个未来能发光的人。你可知,这样的眼神,我等了多少年,候了多少载?

  三百年来,我见证了最美的时光,而最美的时光见证了祖国最好的眼神!

推荐理由:这篇文章切入点、构思都很精巧,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是不可多得的美文。制作于雍正年间的国宝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流亡海外,百年来竟然只被当成一个灯座使用。其价值被发现后,拿到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被爱国人士花重金买下,随后无偿捐赠给国家。这是本文创作灵感来源。这件文物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吸引作者的不仅是其优雅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每一件文物身上所承载着的家国大爱。本文以这件文物的口吻展开叙述,眼神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并通过写“我”身边的眼神的变化凸显国家一步步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截取的是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的片段,中间采取插叙补充说明文物的遭遇,也暗示了八国联军侵略者们的滔天罪行:他们不仅肆意抢掠属于中华名族的历史文化瑰宝,且随意对待,毫不珍惜,令人发指。但是正义必将来临,总有一天属于我们的文物会通过正当手段回到祖国的怀抱!(滕月梅老师)





本期刊感谢各位同学的优秀投稿,特此提名

请各位同学,再接再厉:

梁若兮、马誉嘉、周祥雨、徐紫玉、

杨子懿、袁庆琳、单小萌、李子萱、

吕乐轩、韩兰其、史欣灵、李雨涵、

朱禹浩、李玥蒙、王艺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